關注建盞,掌握前沿資訊
挑選建盞該關注的幾個點
最近收到很多盞友的提問,特別是新接觸建盞的朋友在準備入手一只建盞的時候,總是有特別多的顧慮:這盞是鐵胎嗎?是不是全手工的?是不是柴燒的?這盞是不是化學的?這盞喝茶對人身體有傷害嗎?每當問到這里,建盞君總是既無語又難過。購買建盞,很多人都在關注的那些點,不知道你關注的有沒有在里面呢?
作者名氣
有的盞友買盞喜歡首先眼光關注到底款之上,而不是作品本身,這是大錯特錯的。當然,也不是說作者名氣不重要,僅僅是咱們購買建盞的參考因素之一罷了。
不管建盞工藝師名氣大小、職稱高低,先看作品。看作品胎土、釉料、斑紋效果、幻彩效果等。職稱再高作品不好,也是白搭,收藏價值也是不高的!當然話又說回來,作品好,職稱也高、或者名氣也大的話那是更好不過的。不過一般價格也是很美麗的。
器型
建盞造型的共同點是碗口大,圈足小,狀似漏斗。業內根據口沿、腹部和底足的變化,將建盞分為束口、斂口、撇口、敞口四種類型。
有的盞友對于建盞的選擇首先關注的便是器型。咱們不止一次說過,不管建盞如何文化底蘊深厚、收藏價值如何之高,首先它是一個茶器,是要用來喝茶的。所以選擇一個與自己喝茶習慣相符的器型尤為重要,因為每天手握自己心儀的建盞、舒舒服服的喝茶才是最好的。
價格
我們都知道,建盞窯變渾然天成、千變萬化,每一種窯變都是獨一無二、不可復制的。可是問題來了,如何判斷一只盞價格是高還是低呢?這往往也是盞友比較關注的問題。
談到影響建盞價格的因素,似乎三言兩語便可解釋清楚,又似乎怎么說都不全面。我簡單說下幾個關鍵點吧:
1、口徑。當然我們都知道,口徑越大,燒制難度越高,成品率越低,所以價格就越高,這個并不難理解。
2、作者。因為每個師傅都有自己獨特的釉料、獨特的燒制方法,即便是同一師傅的作品,也不近相同。作家名氣的大小不同,價格的浮動也會比較大,幾百到幾千塊,甚至幾萬、幾十萬的都會存在。
3、成型工藝。建盞的成型工藝可以分為:手拉坯、機器壓坯、半手工(即機器壓坯之后再手工修坯)。一般來說,手工拉坯的價格>半手工≥機器壓坯。
4、窯爐。建盞燒制時窯爐分為柴窯、電窯與氣窯。一般來說,同等級的柴燒建盞價格>電窯或氣窯建盞價格。當然,也并不是說電窯燒制建盞就沒有技術含量。電窯的還原氣氛及溫度需要人工的精準控制,并非插上電源、調好溫度就“一勞永逸”的。
5、品質。我們需要判斷這只盞的稀有程度,有沒有瑕疵等等。這點很重要,同一作者的盞都會分不同的等級,當然價格也會差很多。簡單說,同一作者的同口徑的精品跟普品價格都會差不少。
最后,小編還是要提醒大家購買建盞時到正規的渠道購買,不要貪圖小便宜。